外表越来越“豪华”,包装袋比里面的商品还多……市场上部分食品和化妆品企业对产品重“颜值”轻“品质”的过度包装现象屡禁不止,并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既浪费了资源,又增加了消费者负担,更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近期发布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进行说明,新标准将于2023年9月1日正式实施。
商品过度包装,近年来屡禁不止,成了不少行业的“潜规则”。比如茶叶、月饼、粽子、外卖等等,很多商品都受到过度包装之风的裹挟。商品过度包装,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包装再精美最终还是会变成垃圾,从而还会制造大量垃圾,这既造成包装浪费,还带来包装物污染。商品过度包装还让消费者“买椟还珠”,好看不实用的过度包装,最终还是会让消费者“埋单”。经过过度包装的商品,价格上涨,性价比低,所以,过度包装损害的还是消费者权益。
在过度包装的不良风气影响下,一些商家舍本逐末重“颜值”轻“品质”。商品的“颜值”是越来越高了,但这并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提升,一些商家将经营的重心由商品本身转向了外包装,却忽略了商品质量,导致出现商品“中看不中用”的问题。
虽然近年国家标准委陆续制定出台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绿色包装评价方法与准则》等十余项国家标准,但由于缺乏具体法律条文支撑,没有明确罚则,相关标准不够明确、细化,都导致相关标准并未真正落到实处,没有有力的“紧箍”对商品过度包装现象形成制约。
现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针对商品过度包装问题出台强制性标准,就有利于弥补存在的法律漏洞。比如新标准规定了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和包装成本要求,以及相应的计算、检测和判定方法。细化标准就有利于相关部门执行。
新标准为企业和市场设置了两年过渡期,这是考虑到新标准发布后,食品和化妆品生产企业需要根据新标准要求,对产品包装进行合规性设计,同时需要消纳库存包装以及待售商品,尤其是化妆品类商品保质期长,流通环节消纳周期也相对较长。
在过渡期间,企业要能尽快整改达标。在两年的过渡期间,监管部门对于过度包装问题也不能坐视不管,相反还要加大监管力度,对商品过度包装问题要加大惩治力度。另外,消费者也要理性消费,对商品过度包装说不,自觉商品过度包装之风。
要根治商品过度包装“顽疾”,不仅仅要有更为对症下药的国家标准,关键还需要监管部门守土有责,有了“新国标”,还要有“强执行”,要对商品过度包装“动真格”包装,让相关标准落实到位。只有这样,对消费者、商业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环境都有害无益的商品过度包装现象才能得到有效遏制。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联系我们ENGLISH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01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00025